訪客 您好!
 1 知識平台 2 知識管理平台 3 如何產生 4 知識管理的專有名詞 5 系統思考(System Thinking) 6 知識管理(Knowledge Management) 7 顯性知識(Explicit Knowledge)、隱性知識(Tacit Knowledge) 8 知識擷取(Knowledge capture) 9 知識儲存(Knowledge Storage) 10 知識分享(Knowledge Sharing) 11 知識轉移(Knowledge Conversion) 12 知識應用(Knowledge Application) 13 知識幕僚長(Chief Knowledge Officer, CKO) 14 知識資本(Knowledge Capital)
| | | 檢視方式: 簡易 | 標準  | |
|
| KM知識平台 Explain:
知識管理 | 2009-04-15 11:36 |
|
 |
|
KM(Knowledge Management),資料、資訊、知識、智慧的確認、創造、掌握、使用、分享及傳播進行積極及有效的管理。 |
| |
 |
網路運用普及,資訊發行不再侷限在少部分的人,「知識管理」是隨之產生的學術與商業應用主題。知識實踐與管理的重要性,已成為學習型組織、企業文化、資訊科技應用,及人事管理等大家的共識。這個共識即「有好的知識管理,可提高組織的創新能力、反應能力、生產率以及技術技能」。

知識管理的領域有,發現、存儲、維護、傳遞、應用、創造、衍生。
|
目錄相關字詞
管理
知識
| → |
知識管理 | |
|
目錄1 知識平台 2 知識管理平台 3 如何產生 4 知識管理的專有名詞 5 系統思考(System Thinking) 6 知識管理(Knowledge Management) 7 顯性知識(Explicit Knowledge)、隱性知識(Tacit Knowledge) 8 知識擷取(Knowledge capture) 9 知識儲存(Knowledge Storage) 10 知識分享(Knowledge Sharing) 11 知識轉移(Knowledge Conversion) 12 知識應用(Knowledge Application) 13 知識幕僚長(Chief Knowledge Officer, CKO) 14 知識資本(Knowledge Capital)
|
|
| → |
| |
| |
|
章節說明
|
1 知識平台 資訊是一個人、事、地、物的函數,F_information(人、事、地、物)=資訊。
知識的發現、研究、追蹤、發表、分享與獲知,需要資訊傳遞,才能產生作用;需要經過有系統地歸納分類,才能創造知識平台的價值,F_broadcasting(媒介、產生者、接收者)=傳遞。
2 知識管理平台 有突然『碰』出來的知識,沒有突然『碰』出來的知識平台 建立知識平台之前,需要具有e化工作平台,才能提供給突然『碰』出來的知識,讓它能夠向『廣度』或『深度』多方面的發展。
 知識管理平台,是智慧型網路系統所建立的子系統適合系統化的資訊發佈(發行、編輯、分類、管理)
3 如何產生 請參考 如何產生KM知識平台 要有好的知識管理工具,真的是「做的,比說的,還簡單」。 順著資訊產生的基本原理,由無到有,自然衍生。 不該拘泥在工具的操作指南與說明書上面。
4 知識管理的專有名詞 系統思考(System Thinking)、 知識管理(Knowledge Management)、 顯性知識(Explicit Knowledge)、隱性知識(Tacit Knowledge)、 知識擷取(Knowledge capture)、 知識儲存(Knowledge Storage)、 知識分享(Knowledge Sharing)、 知識轉移(Knowledge Conversion)、 知識應用(Knowledge Application)、 知識幕僚長(Chief Knowledge Officer, CKO)、 知識資本(Knowledge Capital)
以下是前線網路科技對於知識管理的專有名詞的解釋與採用的做法
5 系統思考(System Thinking)
- 以供需雙向的垂直水平座標 NA-CJ 做為基礎。
- 這裡的供需是廣義的,供端可以視為所擁有各種資源,對它採用的分類,需端可視為要完成的各種目標,或是要驗收的各種面向。
- 這兩個軸各有自己的刻度,延伸後會交錯成為格線,做為整體定位的參考藍圖
藍圖範例 。微觀上,可依藉此指派適當eUnit在適當的位置上,巨觀上,可以控制適當的數量與調整總體平衡。
- 在符合理念與規則下,eUnit以在知識投入的過程,以「著床」、「觸地」、「播種」的概念為優先。勿多設限,以自主管理來決定該知識深度與廣度的發展。
- 「知識管理」在系統思考上,是數個裝著知識的容器,在彼此之間,容易注入與倒出。
6 知識管理(Knowledge Management)
7 顯性知識(Explicit Knowledge)、隱性知識(Tacit Knowledge)
- 波蘭尼認為:「人類的知識有兩種。通常被描述為知識的,即以書面文字、圖表和數學公式加以表述的,只是一種類型的知識。而未被表述的知識,像我們在做某事的行動中所擁有的知識,是另一種知識。」他把前者稱為顯性知識,而將後者稱為隱性知識。[註] 麥可•波蘭尼(Michael Polanyi)在1958年從哲學領域提出的概念。
- eUnit 使用e化工作平台,隨時可以發行資訊與編輯。將資訊轉化成知識,讓隱性知識慢慢變成顯性的。
8 知識擷取(Knowledge capture)
- eUnit可自行設立KM分類,將文件分類。
- 配合站內的搜尋引擎,讀者可檢索網站上的資訊。
- 可產生搜尋標籤 search tags 會附在該文件上,讀者可順著 tag 瀏覽相關文件。
- eUnit的KM分類名,可藉由知識幕僚長重新建立的各大類名稱,將其羅列於下,建立KM系統與eUnit的關聯索引。
- tag可以產生字詞連結到ERB線上工具書。
9 知識儲存(Knowledge Storage)
10 知識分享(Knowledge Sharing)
- 在系統內,有知識平台(KM知識庫)
- 可分為主場與客場(其他eUnit),同時兼具作者與讀者兩個身份。在系統外可以透過iGoogle的傳遞。
11 知識轉移(Knowledge Conversion)
- 從發想開始,將概念記錄下來,隱性知識發逐步形成開發要點,邊研發邊寫技術文件。
- 發表Proto-Type(設計原型),開始形成顯性知識的圖文敘述,建立規格書。
- 產品雛形需要進入測試階段,模擬使用者在操作與運用上,他們可能的遇到的困難,記錄問題與尋求解決改善的方法,進而建立出FAQ,同時規劃客服管道與技術支援。
- 原型產品改善完成後,進入生產階段,技術文件與規格書轉化成易懂的與商品介紹與操作說明書。
- 評估成本與商務效益的價格策略,商品開始對外正式發表。
12 知識應用(Knowledge Application)
FAQ KNOW-HOW 技術文件 詞彙百科 工具書 知識庫檢索 資訊行銷
13 知識幕僚長(Chief Knowledge Officer, CKO)
- 整體KM發展方向。
- KM知識領域的深度與廣度的規劃。
- 負責KM管理分類、資源分配運用與管制。
14 知識資本(Knowledge Capital) 建立的知識庫後,有多種用途與價值,尤其對於R&D很重視的單位。 可有效縮短開發時間,知識資源的運用,每多一次,價值就多一倍,時間就少一半。
|
|
| |  | 相關字: 資料, 設計, 智慧型, 商品, E化, 圖, 時間, 分類, 應用, 行銷, 網路系統, 前線網路科技, 組織, 上傳, iGoogle, search, 工作平台, 研發, 搜尋引擎, 範例, 供需, 系統化, 標籤, 知識管理, Tags, 行動, eUnit, 授權管理, 專業分工, 效益, NA-CJ, ERB, R&D, 知識平台, 線上工具書, 字詞, iMC-FT, faq, API, km系統,
|